佛教與關羽崇拜
有關唐前關羽崇拜的起源部分,筆者已撰有一文,略述關羽崇拜不過是隋唐之際佛教本土化的一個小小插曲,當時的影嚮也還是很有限的,但是造成的原因却頗零散複雜。要言之為:
關羽死地當陽本有楚地巫風淫祠的民俗,南北朝時期又是巴人遷徙至此。關羽最初顯聖,有「此祠鬼助土木之功而成」(唐·范攄《雲溪友議》)的説法,而「解使鬼法」「役使鬼物」(参《後漢書·張鲁傳》及《宋書》·二兇傳》載嚴道育事)正是巴人信奉之天師道的拿手本領,兩者結合,奠定了早期的民俗信仰基礎;
隋唐時代最有影嚮的佛教門派創立者天臺四祖智顗和禪宗北派六祖神秀,藉民俗信仰在當陽玉泉山開寺説法,作為佛學本土化的一個證明。
「關羽顯聖」的説法最早或出於陳、隋年間一個與佛教傳佈有關的傳説。現知最早的記載為中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董侹《重修玉泉關廟記》(載《全唐文》卷六六四):「陳光大中,智顗禪師者至自天臺,宴坐喬木之下,夜分忽與神遇,云:『願捨此地為僧房。請師出山,以觀其用。』指期之夕,萬壑震動,風號雷虢。前劈巨嶺,後堙澄潭,良材樷僕,周匝其上;輪奐之用,則無乏焉。」按天臺宗學説以《法華經》第一卷《方便品》為據,大開「方便法門」,以調合儒、道兩家思想,智顗則是這一教派的實際開創者。陳寅恪曾直截了當地認為∶「如天臺宗者,佛教宗派中道教意義最富之一宗也。」(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附錄《審查報告》三)。它是最早與天竺所傳教義有所區别的中國教派,其融合儒、道思想觀念,亦時勢之所必然也。這説明它藉關羽以傳教,絶非偶然之舉。
另一個較早實行本土化的佛教派别是禪宗。「關羽顯聖」之説亦得附禪宗流佈而傳。據《歴代神仙通鍳》卷一四:「(唐儀鳳末年)神秀至當陽玉泉山,創建道場。鄕人祀敬關公,秀乃毁其祠。忽隂雲四合,見公提刀躍馬,秀仰問,公具言前事。即破土建寺,令為本寺伽藍。自此各寺流傳。」(676—679年),當時主持玉泉寺的僧人宏景時為有勢之僧,而且又是當地人,這也許是神秀在當陽不得不另立山頭,還不能開罪天臺宗,反須附驥攀鴻的原因。神秀主「漸悟」,所以和天臺宗的戒律没有矛盾,關羽「具言前事」為何,這裏没有説明,或許就是已從智顗受五戒事,則神秀之説似依附於天臺之説而來,如其不然,關羽忽然應命為伽藍,倒像是從他那裏得到「頓悟」了。